前不久,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了19条新举措,优化便利店的发展环境,方便市民的生活。

  根据《措施》,今后北京将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1个便利店的配置指标完善街区商业生态;利用疏解整治腾退出的空间资源,引进连锁品牌便利店经营;在改革经营许可方面,将进一步简化食品经营许可手续,允许连锁便利店企业开展乙类非处方药品零售。在资金方面,将对搭载蔬菜零售、早餐、针头线脑等便民服务的便利店给予租金补助。

  记者在走访几家便利店的过程中发现,如今不同年龄层的消费群体对便利店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不少人表示,来便利店购物除了营业时间或位置上的便利性,环境整洁,品类齐全也是原因之一。

  消费者:下班晚上不想做饭,就来买买他们这个包子,不是二十四小时都有吗,还有热餐区的饭什么的。

  几家连锁便利店企业负责人表示,北京便利店新政19条的出台,切实解决了便利店选址难、运营成本高、行政许可周期长、搭载服务种类有限等突出问题。

  局限于日常标准化的商品零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鲜食、咖啡等产品的销量正在不断上升,未来,将会继续扩大经营品种的范围,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便利店行业销售业绩与门店数量双增长

  在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房租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政策的利好一定能大幅提振行业的信心。前段时间,邻家倒闭的消息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邻家的倒闭并不是行业中的普遍现象,如今,不少连锁便利店品牌近两年都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

  便利蜂运营副总裁王紫:2017年年初成立的时候,我们一次性开了五家门店,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到2018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两百家。

  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佐藤建一:7-11是从2004年进入北京市场的,从2004年一直到2010年,我们公司整体的利润状态,一直都是赤字,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弥补了累计亏损,进入纯盈利的状态。

  便利店行业无论新旧品牌,近几年也获得了广泛的资本关注。有媒体报道,2017年,北京好邻居便利店以8400万美元的价格被全资收购,今年6月,武汉Today便利完成3亿元B+轮融资,估值超30亿元。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短短不到两年,已有40亿资本涌入便利店行业。

  业内人士分析,便利店之所以成为了中国零售行业备受资本青睐的明星业态,主要与其满足即时性消费需求的特点有关,相比较来说,大型卖场或超市这种更长周期的消费类型,反而更容易受到电商的影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一方面经济整个的发展,另外是渠道的升级,还有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变化,同时也是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方方面面,都促成了便利店发展迎来了这个时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相比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23%,门店数量突破了10万家,市场规模已超过1900亿元。

  连锁不复制便利店将更重差异化经营  

  数据显示,便利店目前已成为实体零售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业态,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消费需求的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潜力无限。高增长下中国便利店行业,还出现了哪些新趋势,又面临着怎样的风险和挑战呢?

  记者在北京京旺家园小区附近的一家便利店看到,店内果蔬、生鲜、肉蛋、米面、副食、粮油等产品一应俱全。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标准化复制的模式经营便利店,在服务不同商圈时可能会“水土不服”,未来,便利店将运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去提升效率,增强消费者与门店的互动,在店型研发上做到连锁不复制,千店千面。

  便利蜂运营副总裁王紫:我们的用户有很高的比例是通过便利蜂的专属APP,在门店进行挑选和购物的,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用户到底是谁?买的什么样的商品?通过后台数据的分析会得出,门店周边的用户,他可能还会需要哪些更多的商品。

  十几年前进入北京市场的老牌日资便利店7-11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以日本原有的经验开发出来的商品并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未来的经营还将综合考虑不同地域上的差异,提供不同的商品带给顾客新鲜的感受。

  专家表示,近两年便利店单店销售,利润水平虽较历年有所改善,但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即食品和自有品牌的商品结构仍有待提升,与便利店发展更为成熟的日本市场相比,加盟占比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此外,便利店背后复杂高效的供应链系统、精细化运行的管理体系,看似简单其实门槛很高,尽管门店数量的扩张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但还是要把握好发展速度和管理水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