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报道了罗马太空望远镜的支持者们希望它能够利用一种叫做“微透镜”的技术来探测流浪行星。现在,一个由Iain McDonald领导的团队,在曼彻斯特大学,通过使用一个老牌的太空望远镜——开普勒的数据,找到了一些地球大小的流氓行星的例子,使他们大吃一惊。

不过,收集和分析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并不容易。开普勒公司在2016年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活动,每30分钟对银河系中心附近数百万颗恒星进行一次观测。即使有这么多的数据,从噪声中提取信号也很困难。

它们是困难的,因为当一个物体从恒星前面经过时,恒星光的微小波动会表现出微透镜效应。根据麦克唐纳博士的说法,银河系中每一百万颗恒星中就有一颗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微透镜的影响。因此,在银河系中心的数百万颗恒星中,有几颗可能正在进行微透镜效应。

这些事件可以持续几分钟到几天,因为这取决于前景物体和背景恒星之间的差异,以及前景物体的重量。在面对星系核心发生的许多微透镜事件中,只有大约1%是由游荡行星引起的,这些事件发出的信号与前景恒星引起的微透镜相比要小得多。

最有可能的是,这些新的潜在流氓行星将是一波新发现的开端。南希·格雷斯(Nancy Grace)不仅专门设计用来利用论文中的技术探测流氓行星(开普勒显然不是为之设计的),还有一个名为“欧几里德”(Euclid)的欧空局任务,有望在明年某个时候发射,该任务还专门用于搜索微透镜事件。

关于流氓行星的猜测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虽然我们越来越接近确切地说它们确实存在,但这些微透镜事件只是暂时的证据。但如果得到证实,它们将对我们对行星形成方式的理解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对我们对可能有多少行星潜伏在恒星之间的巨大黑暗中的估计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用一台旧望远镜收集数据、吸走所有额外的数据和背景噪音以及试图区分由恒星引起的事件和由行星引起的事件存在种种困难,麦克唐纳博士和他的合著者伊蒙恩·凯林斯还是找到了27个微透镜事件的候选对象。其中,有四颗可能是由地球大小的流氓行星造成的。

这些事件的持续时间差别很大,从1小时到10天不等,有些事件以前是通过地面观测发现的。但这四颗代表着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是完全新奇的。